7/15/2009(星期三)
從宇治公園走到平等院,是從靠近鳳翔館的南門進入。當時已經很累了,對鳳翔館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便過們不入,直接沿著步道走到鳳凰堂前。
平等院是在平安時代後期,由宇治關白藤原賴通將父親藤原道長的別墅改建為寺院而來的。藤原道長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天皇,後來外孫也成為天皇,當時叱吒天下。平等院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鳳凰堂其實是阿彌陀堂,因屋頂上那對鳳凰太有名了,大家後來直接稱為鳳凰堂。10日圓硬幣上面的建築就是鳳凰堂,10000日圓紙鈔背後的鳳凰便是平等院鳳凰堂屋頂上的鳳凰。
毫無元氣的我們,坐在那一株有200歲、沒有花的紫藤前方,動都不想動。對於什麼「平等院的設計則是以淨土思想為規劃的主題;鳳凰堂前的『阿字池』,就是代表在阿彌陀堂前造池;種植蓮花,為『曼陀羅』的具體表現」的說明,腦筋一片空白,完全停止運作。
摸摸口袋,竟然有十元硬幣,便玩起硬幣和建築合照的遊戲。我們挑了一個較新的硬幣,高舉到相機前,想照出硬幣上的鳳凰堂和背後真正的鳳凰堂。三架相機輪流試,拍完之後再比較,不滿意就換人拍、換相機拍、或者是換模式拍,玩的不亦樂乎,元氣都回來了!一旁的遊客也開始學我們拍照,真是有趣。
我們就這樣「玩」完了平等院,毫無冥想、靜思或領悟,然後從前門出去,往車站方向走。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