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肺炎攪局,今年的工藝中心志工知性之旅,考慮的要素之一是:坐車路程段要短。
進入決選的兩個地點是日月潭和雲林西螺老街之旅。日月潭太熟了,因此選擇西螺。但心中納悶著:西螺?有老街?
終於到了11/22,也是知性之旅四個梯次中的最後一梯次。我早早就到集合地點,幫組員佔好位置。雖然有組員遲到,還好在最後一刻趕到。
第一站是埤頭繪本公園,是根據繪本畫家馬哈創作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三合院」的內容設立的主題公園。
因為新冠肺炎攪局,今年的工藝中心志工知性之旅,考慮的要素之一是:坐車路程段要短。
進入決選的兩個地點是日月潭和雲林西螺老街之旅。日月潭太熟了,因此選擇西螺。但心中納悶著:西螺?有老街?
終於到了11/22,也是知性之旅四個梯次中的最後一梯次。我早早就到集合地點,幫組員佔好位置。雖然有組員遲到,還好在最後一刻趕到。
第一站是埤頭繪本公園,是根據繪本畫家馬哈創作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三合院」的內容設立的主題公園。
陽明山中山樓 http://www.ntl.edu.tw/mp.asp?mp=13
昨天(11/8)是工藝中心一年一度的志工參訪知性之旅,今年我所屬的6B組報名踴躍,有12位參加。雖然讓昨天的排班唱空城計,我們還是都很期待旅行之日來臨。
一大早,懷著愉快的心情到工藝中心報到。6:30的集合時間讓人緊張,深怕有人趕不上。指定要與我坐在一起的夥伴直到6:29才準時出現,害我為她緊張的白了三根頭髮。
出發之後,由暫代車掌小姐的2A王組長跟大家報告應注意事項,並發放團長和副團長為大家準備的餅乾和橘子。
昨天到工藝中心值班當志工,巧遇傳說中的「不定時摺紙志工」。
這位老先生不定期從台中市太平區過來,在生活館5樓的歡樂森林教摺紙。
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坐在紙藝區,教家長和小朋友摺紙。
其中以飛鏢最受歡迎,只見小朋友紛紛試射,希望飛鏢飛的又高又遠。
他還提了一大袋摺好的成品,親切地分送給要離開的小朋友,讓家長和小朋友都非常高興。
拍攝日期:2014年2月1日(六)
大年初二當志工!
早上去值班,人潮總算比前幾週多一點,但是據說比往年少。
我站在服務台,一直向參觀民眾說道:「歡迎光臨,新年快樂!」
NTCRI有闖關活動,許多小朋友和家人帶著闖關卡衝進來,還要提醒他們闖關地點在哪裡及不要奔跑。
參訪日期:11/25/2012(日)
地點:台南市柳營區 南元花園休閒農場
加入臺灣工藝研究中心當志工之後,雖然需要犧牲假日的一些時間,但是認識了許多人,增廣了許多見聞和知識。
今年端午節時,我剛好到地方工藝館值班。每遇節慶,工藝園區必定會舉辦活動,地方工藝館就有「吹龍舟 – 好大口氣」、「避邪植物花束製作」和「打卡送紀念品」等。
我站在三樓,看到一樓的「吹龍舟」笑聲不斷,不免感到興趣。趁遊客少時,我告訴夥伴:「我要下去看看吹龍舟比賽。」
原來是竹藝家施金福先生配合端午節,有龍舟DIY。但是他將尾部改裝,變成特別的吹龍舟,並用海報畫了刻度,讓大家試試自己的口氣有多大。如果達到標準(幼兒班、兒童班、女性、男性),工藝中心會送獎品。
到工藝研究園區參觀,不論是走馬看花、做DIY、吸收工藝知識或逛市集,絕對可以帶一些回憶回家。但是,有些遊客好像人在此,心在手機上。
不論我是在展場或「歡樂森林」值班,常常看到低頭族一邊低著頭走,手指頭一直在手機螢幕上滑動。對於四周精緻的工藝品,完全不看一眼。
而在「歡樂森林」值班時,有些父母將孩子放在DIY桌旁或溜滑梯旁,接著就專心低頭玩手機了。甚至還站在溜滑梯旁,不時得抬頭看小孩子,再低頭撥一下手機,完全是一心二用。
我有時想:他們何必出門呢?找個地方坐下專心玩,不是更好嗎?雖然不跟出門可能會發生家庭革命或爭吵事件,但是這種跟出來的出遊品質不太好呢!
好久沒寫志工值班日記了,因為實在太忙了。
今天被分配到「歡樂森林」,這裡是小朋友的天堂,空間寬敞,佈置非常可愛:天花板上有白雲,四周有樹、盆栽和大型蘑菇,森林精靈躲在其間,每一樣都很獨特。而擴音器還會傳出大自然的鳥鳴聲呢。
今天第一次踏入三月份剛重新開幕的生活工藝館,氣喘噓噓上了五樓,眼睛立刻為之一亮:這裡真是兒童天地。
「歡樂森林館」以森林和精靈為主題,附帶有工藝體驗區。志工資料上說館內有六個精靈,但今天只看到三個:樹衣怪大王、紅豆妮和稻草士兵長。對我來說,這三個精靈長相都很可愛,尤其是妖怪村來的紅豆妮,一點兒都沒有妖怪的感覺。但是有一個小朋友跟我說獨眼的樹衣怪大王很恐怖,他很怕它。
而四個工藝體驗區分別是紙類、回收資源、陶土和石頭工藝體驗區。我覺得陶土區人氣最旺,也難怪桌上和地上一團糟,陶土掉的到處都是,清潔人員抱怨那裡最難打掃。看著一些小朋友坐在體驗區,認真的利用桌上提供的工具和材料認真的製作卡片或其他東西,真令人覺得感動。
整個樓層其實以中間的溜滑梯最受歡迎。通常小朋友一進館區,立刻會大喊「那裡有溜滑梯」,然後往前衝。
從家長和小朋友的互動中,就可以看出管教方式大不同。有些家長不斷提醒小朋友不可以違規、不可以從溜滑梯往上爬(應該走後方的樓梯)、要注意前面的小朋友是否已經離開(才可以往下滑)等;有些則任由小朋友自溜滑梯上方往旁邊跳下來,溜滑梯的高度應開有120公分高吧,萬一受傷就不妙了!這時我們就得出面了!
因為加入NRCRI志工群,可依自由心願是否參加志工訓練以便申請志願服務紀錄冊。既然都已經踏出第一步了,那就讓自己留下一點紀錄吧。
很難得爬上縣政府大樓樓上卻不需急著衝下來,雖然天候不佳,但可以看到四周風景。
參加完兩天的研習,不禁回想到上一次和前輩一起值班時聊天的話題。她說參加訓練時,講師說:「當志工就是要傳播熱情、傳播愛。因此當志工要很快樂。」
今天下午再度去NTCRI值班當志工,很難得今天有正式志工帶我,讓我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工藝設計館與工藝園區其他四館相隔一個交通繁忙的馬路,加上去年才開館,「知名度」不高,因此冷冷清清的。還好有人相伴,因此值班得很愉快。
二樓的Yii專區,展品已經展出一段時間了。老實說,去年我來參觀、當時尚未擔任志工,就已經看過了。不過今天因為勤務輕鬆,我可以站在影音區前將影片看完,是收穫之一。
展區懸掛了許多類似不織布的長條,從天花板上垂下,有飄逸效果。但因為只是用膠帶粘在天花板上,很容易掉下來。今天就掉下一條,我們把它檢起來捲好,交給館方人員,讓他們再粘上去。
帶領的正式志工蔡大姐,與其他相處過的志工一樣:開朗、健談且閱歷豐富。已經退休的她在多處擔任志工,讓好奇的我了解了一些機構及志工運作機制。
好幾次沒紀錄實習日記了!3/24又排到班了,因為人手不夠,因此我又得一個人值勤。
這次在工藝文化館二樓值班,展覽的主題是「公藝印記」,已經展出一段時間了。二樓展覽的是許多中年以上的人小時候看過、用過的器物,非常有懷舊氣氛,連我都深深被吸引。
我記得自己去看展覽時,也忍不住越線(其實是沒注意到地上的線),將頭湊過去展品前面,還被值班的志工提醒。因此,輪到我值班時,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提醒遊客退到線後面。
因為對中、老年人來說,都很熟悉這些鍋碗瓢盆,只見許多老年人開心的大聲說:「啊!這是以前的娃娃車。」「以前用戽斗舀水,很辛苦的。」「這是以前賣雜細的攤販。」「有玻璃的是賣吃的,有抽屜的是賣雜細的。」
而中年的父母,通常是帶著兒女一起過來參觀,因此可聽見他們小聲的跟子女說:「這就是我們小時後用的盤子」、「這是做粿的模型」等等。
今天是第一次志工實習,又印證了一句話:「住得最近的人,總是最晚到」。
我算準了時間出門,確信我8:50可以抵達。但是出門前和媽媽聊了幾句話,而手機、汽車和家裡的好幾個時鐘時間都不一樣,我也不確定我是幾點到,我其實應該是遲到了。
簽名後,警衛拿出志工背心要我穿上,告訴我同樓層的正式志工今天請假,要我自己上二樓。
雖然我可以想像當展場志工一點兒都不困難,但還是有一點兒訝異。
「啊?喔!我還沒上過二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