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2009(星期三)
http://sanjusangendo.jp/index.html
三十三間堂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れんげおういん)」,離K’s House其實相當近,但是兩趟京都行都沒將它排入。M提議:「去吧!」於是我們便騎著腳踏車過去了。
進入「三十三間堂」須脫鞋,工作人員走過來問了我們一些話,我當然聽不懂,還是M聽懂了他在問我們有幾個人,因為鞋櫃分「一人」、「兩人」與「三人」等,真是體貼。
進入本堂之後果然就看到千尊千手觀音立在台階上,每一尊的形狀或手上拿的東西都稍有不同。最前面一排的28尊佛像是保護牽手觀音及其信徒的神。最中央的大佛像前有法師正在誦經。兩端有栩栩如生的風神和雷神。
我算了一下,兩邊各約有16~17根柱子,三十三間堂的名稱是因本堂內有33根立柱隔開的間隔而得名,內部長約120公尺。「間」是日本用在神社和寺院建築衡量長度的單位,1間等於6尺(181.2公分),但是當時的間有12尺長。除此之外,「33」是與觀世音菩薩有縁份的數字,法華經等記載觀世音菩薩以33種姿態拯救眾生。
後白河上皇於1164年令平清盛在法住寺原址,建造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現存的本堂是1266年重建。
走出本堂,到達外面的庭園,池塘、小島、奇石,庭園雖小但非常精緻。我們看到了一些坐計程車進行戶外教學的高中生,和一班小學生。那一班小學生除了有導遊,還有人負責照相,秩序真好!真羨慕日本學生在公共場所展現出來的秩序,何時我才不須對著我的學生大吼「安靜」和「不要亂跑」。
三十三間堂本堂也是一個傳統射箭比賽「通矢」的名所。所謂遠射,是日本江戶時期,諸侯各籓國的箭術家在長約120公尺的正殿屋簷下,從距離60公尺之處瞄靶射箭的比賽,通矢是因為當時是徹夜射箭。
遠射的起源是日本保元之亂(12世紀中旬)時熊野的蕪坂源太為了保護崇徳上皇,趕到京都,用箭射穿三十三間堂的屋簷。之後15世紀~16世紀之間,人們聊到這個傳奇時,就會想試試自己的功夫。16世紀末,正式開始有百射、千射或是徹夜等遠射比賽。之後毎年晩春初夏時各籓名射手聚集在這三十三間堂爭奪「天下総一」之名號。
據說江戶時期,射箭高手從06:00開始射到第二天的06:00,最後按24小時內的命中率來比試高低。至今的最高紀錄是和佐大八郎在1688年射下的8,132箭,命中率達62%,真是厲害。
目前在寺廟的廊柱上仍可以看見當年的箭術好手們脫靶的箭痕,我們試著在牆上、門上與屋簷尋找痕跡,只找到幾個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