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09(星期二)
http://takahira.cool.ne.jp/furuimatiB/kinki1/sagatoriimoto.htm
「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到?我已經快要需要下來牽車了!」
我在艷陽下奮力踩著淑女車的踏板,心中暗自叫苦,回頭看看後面的M和S,有是一副奮戰的模樣。可是如果我在這個上坡路線停下來等她們,我就無法再騎上車了。因此,只好拋下她們努力向前。原本以為可以看到山上五山送火的「鳥居形」,當然也無法注意到。我們約從14:30開始騎,共花了30分鐘騎上這約2.4公里的路段。
好不容易抵達鳥居本站牌附近,跳下車,可以看到位於左手邊山坡下的草屋頂,卻找不到路下去。還好看到一道階梯往下,我們將腳踏車停放在路邊,便順著階梯往下。
「嵯峨鳥居本」位於右京區嵯峨鳥居本仙翁町、末吉町周圍,「嵯峨鳥居本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是在以「鎮火之神」深得信仰的愛宕神社周邊的小鎮和農村兩者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從化野念佛寺的深處走去,小倉山北麓到清瀧附近,嵯峨鳥居本這一區大約五十戶的房屋,就是在1979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傳統建築保存區」。
一些旅遊書通常只輕輕帶過「鳥居本是傳統建築保存區」,當我看到網友部落格上的照片,立刻聯想到北歐的希提屋(Hytte),當下便決定列入行程,而且,得騎腳踏車過去。
正午時分,整個社區非常安靜,幾乎只有我們三人和一輛工程車在路上。往北走不久便看到紅色的鳥居,附近有一間餐廳,我們只敢坐在外面休息一下。
這些傳統建築有著類似草皮或苔蘚類的青翠屋頂,長在類似寺廟或神社的檜木皮屋頂之上。不知道功能是否和希提屋一樣可以讓室內冬暖夏涼?
有一位歐吉桑從一條小徑走來,對著我們說了一堆話,M說他在告訴我們前方的小徑很涼,我們便走進充滿樹蔭的小路之中,果然稍微舒服一點。但我還是裝模作樣拿出扇子搧風,並且照相。
沿著鳥居前的路往南走,我們走到「京都市嵯峨鳥居本町並み保存館」,展示館很小,裡面有一個像工讀生的人在唸書。我們坐下來休息片刻,靜靜的參觀館中展示的昭和初期這裡周邊一帶街市風貌的模型,然後去洗手間洗把臉。真的好熱啊!
從保存館往南,幾乎就看不到草屋了。啊!這麼少間,我可是很辛苦一路爬坡上了的。但是,路的兩旁有許多很有特色的房子,還是很值得參觀。這些房子幾乎都是兩層樓建築,有格子窗和屋瓦,庭園雖小,卻都整理的非常乾淨而且層次分明。
其實再往上騎還有一個很可愛的愛宕神社,據說有收集自全國的石雕佛像,只不過,上坡~~~~放棄吧!
因為17:00以前要還車,我們打算還完車之後再去走竹林小徑。回程一路下坡,實在是太棒了!等我們抵達市區之後,發現竟然只用了10分鐘!
耶!還可以騎去竹林小徑,不需要辛苦的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