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18年2月3日(六)
這次的加拿大行,之前同遊新加坡的旅伴K剛好在黃刀鎮打工度假。
經由她牽線,我們透過另一位曾在旅行社打工的Y,租到了禦寒衣物,也跟一位私人嚮導D買了市區觀光和追極光的行程。
在聯繫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有許多「誤解」,但因過程很順利,因此完全沒有察覺。我們一直以為Y仍然在某旅行社打工,也以為D是那間旅行社的嚮導,剛好休假,因此私底下接了我們這一團。
因為是私底下接的,只收現,但可省去5%的稅。小費當然還是要另外給。
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雖然我們沒買該旅行社的行程,因為Y在那邊打工,我們才能以客戶價租到禦寒衣物。
後來是因為D存給我們的極光照片無法讀取,我們想在台灣之前要到極光照片,因此跑到旅行社去找Y。
結果讓我們錯愕,連陪我們去的K也不知道Y早已經離職,不在黃刀鎮。而D根本不是那間旅行社的嚮導,他另有工作,只是兼差帶遊客追極光。
還好,K立刻把電話借給我們,聯絡上D,他要晚上才能到飯店櫃台拿USB;我也想到D留了email給我,趕快開了一個Google共享資料夾給他。
回台灣之前,D已經把照片原始檔到傳到共享資料夾 (就沒來飯店拿USB了),也傳了轉成jpg的照片到K的手機。我們總算鬆了一口氣,愉快地回台灣。
二月3日這一天,我們吃完早午餐,回到飯店,連忙詢問櫃檯租借的禦寒衣物是否送到?
果然已經存放在儲物間,等我們領取,無法置信的是:竟然是一人一大袋!
將行李袋拖回三樓之後,我們決定來個搞笑照。
去年夏天到古巴,發現古巴人超愛披頭四。而我們這一趟極光行剛好有四個人,就來個披頭四過馬路照好了!
我們到三樓電梯前的小川堂,架好小腳架和手機,喬好位置,開始擺pose,照了各種角度的過馬路照,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只是,披頭四真的是阿公級的樂團了嗎?我們把照片秀給一些朋友看,並沒有得到很多共鳴。
禦寒衣物果然非常保暖,Canada Goose的鵝絨長大衣(parka)果然宇宙超級無敵保暖,在晚上溫度在-30℃以下時,讓你感受不到酷寒。若是白天溫度在-15℃時穿出去,保證汗流浹背!
防風滑雪褲(overalls)也是宇宙超級無敵保暖,又大又寬,足夠讓我穿上一條發熱褲和一條雪褲之後,再穿上它。因為是工作褲的模樣,要上廁所時要先脫外套,比較麻煩。
靴子(boots)更讓我的腳增大為1.5倍,裡面有厚厚的隔離層,重量可不輕呢!
我從台灣穿去的雪靴防水效果不錯,但是底很薄,無法保暖。因此拿到租用的靴子後,每天都穿著它們出門。
當天下午進行市區觀光時,我立刻穿上這一雙厚重的靴子出去。看見美麗的雪白世界,旅伴說要拍跳躍照。
「一、二、三、跳!」
我用力往上一蹬,雙腳離地3公分。在積雪的北國,3公分的高度,雙腳並沒有離開積雪。
「Amy,妳沒跳!再試一次。」照相的人指著我說。「一、二、三、跳!」
我奮力往上跳,雙腳離地5公分,感覺還是插在積雪內。
「Amy,妳到底有沒有跳啊?再一次。」
「我很努力地跳了,可是跳不起來!」
第三次我的雙腳還是埋在積雪內,旅伴決定放棄。
(以下照片由M提供)
當晚,她們改穿厚重的靴子出門追極光,立刻了解。
「Amy,我要跟妳道歉,我錯怪妳了。這靴子這麼重,連走路都很難了,怎麼跳得起來?」
在聯繫租借衣物時,我們並沒有提到要借手套(mittens)和脖圍(neck warmer)。因為天氣太冷了,我們的手套不夠保暖,再加上旅伴的靴子要更換尺寸,因此再度跟Y聯繫。不久我們的手套、脖圍和靴子就送到了。
著裝可是一件大事,第一次全副武裝,我共花了25分鐘。熟悉之後,也是要花上15分鐘。
整個程序如下:
1. 先上廁所。
2. 穿上兩件保暖上衣(發熱衣和中層保暖衣)和兩件長褲(發熱褲和雪褲)。
3. 穿上薄毛襪,腳底貼暖暖包,再穿一層厚毛襪。
4. 穿上連身長褲。
5. 將兩隻腳塞入雪靴。
6. 戴隱形眼鏡。
7. 在連指手套內各放入一個暖暖包。
8. 套上脖圍,戴上毛線帽。
9. 將滑雪鏡戴在頭上。
10. 在走出室外之前,穿上大衣,拉上非常難拉的拉鍊。
11. 戴上第一層毛線手套。
12. 戴上連指手套。
我的身材,立刻膨脹1.5倍,很像因紐特人,哈哈哈!
紅外套是從台灣穿去的Gortex大衣。
因為身材臃腫,加上靴子很重,因此行走速度就變慢了。
雖然,我們的苗條身材完全不見了,但是這些租用的禦寒衣物,讓我在黃刀鎮的那幾天,完全不必擔心保暖問題。
該花的錢,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