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包客棧查資料時,有棧友提到:住民宿是住在別人家裡,打擾房東,因此送點禮物是禮貌的舉動。我問了旅伴的意見,認為都已經付錢了,應該不需要送禮。
但是在準備資料時,看到古巴的貧困,我還是決定帶一點東西過去。尤其是通常出國時,我的行李箱會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空間,再多帶一些東西,也不會超重。
查了一下中外人士的建議物品有:衣服、原子筆、USB隨身碟、袋子、給小朋友的玩具(尤其是球類)、髮圈、工作手套、香皂、牙刷牙膏、萬金油、不鏽鋼保溫杯等。
我並不想額外花錢去購買禮物,因此決定從自己與身邊的親友下手搜刮。據說古巴學生的鉛筆和橡皮擦是由學校供應,但是因身邊的親友孩子都長大了,家裡還有非常多的鉛筆,決定全部搬過去。
後來我帶了:鉛筆兩桶、橡皮擦約40個、色鉛筆4組(感謝同事Jessie贊助)、小型削鉛筆機4個、黏黏球和軟球共五顆、可愛印章6個、小女孩與大人髮圈約20份、聖誕樹造型錢包5個、運動厚底短襪6雙、可愛紙扇5把、手工皂1串、和卡片放大鏡10張。
除此之外,旅途後期我留下了健行用的運動腰包(含水壺)和單肩後背包。
我還另外帶了幾個小袋子,準備分裝禮物。
旅伴F帶了一大把造型原子筆。
完全沒有考慮衣服,是因為我的穿著很「保守」。現在西方女性幾乎都是穿緊身衣和小可愛,露肩露胸,下半身穿短熱褲或緊身褲。我的衣服有領有袖,又帶了較寬鬆不緊身的上衣,實在是太落伍。雖然親戚開玩笑說:「以妳的身材,寬鬆上衣被豐腴的古巴女士一穿,就變成緊身衣了,還是可以留下。」我還是決定只帶自己夠穿的衣物即可。
一向打包輕便的我,這次行李箱有三分之一塞滿了上述禮物,三分之一塞滿了衛生用品(110抽衛生紙一包、200抽面紙一盒、小包面紙數包、濕紙巾三包和女性生理用品),第一次出國自助旅行行李箱重量重達13公斤!
因為這些禮物很佔空間,F和我後來將它們分成六袋,每次送兩袋給有小朋友的民宿主人。卡片型放大鏡則送給年紀較大、有老花眼的民宿主人。
有些民宿主人看起來家境很不錯,我們就沒有送任何東西,或是趁房東不在時送給幫傭。
其實平常出門,可以帶一些原子筆在身上,送給在路上幫助我們的人。但是我們總想輕裝出門,背包裡東西越少越好。想表達感謝之意時,背包都找不到東西可送。
有一次參加行程,路邊的小販跟F要原子筆,F疑惑的問導遊:「那個小販看起來不像讀書人,為什麼跟我要原子筆?」
導遊回答說:「因為外國人的原子筆比較好寫,可以拿去賣,一枝可以賣到1.5cuc。」
「什麼!1.5cuc⋯⋯我現在身上只帶了這一枝原子筆,送給你吧!」
就這樣,帶了一大把原子筆的F,全部送光光,身邊完全沒剩下任何原子筆。
路邊的攤販,的確有人在賣原子筆,但是不知價格如何。在逛Havana街邊市集時,有一個攤位有賣原子筆,外型類似玉兔原子筆,標價為15cup。
而老花眼的我,把卡片型放大鏡全部送光光。買東西時,總是看不清標籤上的小字。還好後來很神奇的在皮夾裡找到一張,竟然有欣喜若狂的感覺。
送黏黏球,很不合適。我在教小朋友玩黏黏球時,完全無法吸在牆上,因為古巴牆壁不是平滑的,黏黏球根本黏不上去。我猜想唯一可以玩的地方,是浴室的牆面:有磁磚。
在古巴待了25天之後,個人建議想要送禮物的棧友,除了上述物品之外,還可以考慮下列東西:
(較大的)環保購物袋:當地人都會提著編織袋或塑膠袋去購物,因為塑膠袋是要另外付錢的。路邊真的有人在賣塑膠袋。
保鮮盒:有幾次在庶民小吃店吃飯時,會看到當地人拿著保鮮盒去買午餐或晚餐。我的旅伴們都有帶保鮮盒,本來也打算留在古巴,後來都變成保護紀念品的盒子,又帶回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