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位於行政大樓旁2樓,亦是實習時的餐廳,一樓是當時的宿舍。
從前可以從餐廳走到一樓屋頂平台,我帶去的照片中還有一張幾個女同學排排站的照片。
但是現在門封起來了,無法出去;再者一樓宿舍外牆也爬滿植物與種滿花草,入口出又加了木牆,我是真的好久才將兩者結合起來,腦中才浮現出:這裡是宿舍耶!
後來我還和Eugenia後著臉皮去請住在宿舍的學員借我們看一下房間,讓我們回憶一下實習時住在房間內的往事。
房間似乎沒變多少,有五個上下床鋪,中間多了一張桌子。
當初去實習時大家言之鑿鑿,說梅峰的床墊是臺大醫院淘汰下來的,
只要一掀開,就可以看到血跡斑斑……
當時每天都被操得要死,上床倒頭就睡,雖然心中毛毛的,似乎也沒人敢將床單掀起來看一下。
晚餐時大家敘舊,記憶力超強的同學們講了許多往事。
晚上要幫忙作隔天早餐的饅頭、種杉樹時從山坡上滾下來、誰變成班對等,
我沮喪的發現很多事我都不記得了,因此頻頻回答:「有嗎?」
阿如後來虧我這兩天講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有嗎?」
同學們在往後兩天問「你還記得….」時,只要一看到我,我就立刻說:「我的答案是:有嗎?」
人對記憶有選擇性,為何我記得的事和同學不一樣呢?
我對梅峰到底還留存什麼回憶呢?
我記得我們一起工作、換上工作服去套袋、在滿是岩石的山坡上種高麗菜、去合歡山(冬天滑雪、夏天認植物)、閒暇時划船、在宿舍中閒聊、冬天缺水時如何省水等,但細節都不記得了。
我老了!
還好我的「家人」們立刻安慰我:「年紀小的人只記得現在的事,年紀大的人會開始回憶以前的事。」這才讓我稍稍釋懷。
晚上安排的活動是簡報。
梅峰會館二樓有一間設備很好的試聽室,由解說員一邊放投影片,一邊介紹梅峰。
在簡報過程中,我溫習了一些植物名稱,學到一些待查花的名字,也看到一些鳥類等。
解說員風趣的講解,常讓大家哄堂大笑。
尤其是說到早安賞鳥時會學鳥叫,本意是要引鳥類過來,但常常引來的是另一個也在學鳥叫的解說員和一隊人馬,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當解說員介紹到迎春花時請大家唱「迎春花」、介紹到梅花時請大家唱「踏雪尋梅」,
他很訝異的發現我們這一梯次的人竟然可以把兩首歌完整唱完,
是他簡報那麼多場以來的第一次!
這也洩漏了我們這一梯次的人年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