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博物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lym.gov.tw/ch/Index/index.asp
8/8/2010(星期日)下午遊蘭陽博物館,是最近很夯的建築物。才到附近,果然看到大家口中「像快沉入水中的建築」。
不過,建築師想表達的是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這讓我想起挪威的波利亞博物館(Polaria Museum),象徵海上的浮冰被大海推擠到岸邊的模樣,因此以5片白色的骨牌倚靠在最前面的仿木製骨牌上面的造型呈現。
蘭陽博物館位於烏石礁遺址溼地上,烏石礁遺址為清代的烏石港,可惜我們抵達時下雨,否則博物館的倒影從水面反映出來,應該很漂亮。
因為遊客眾多,我們只能在烏石漁港找到停車位。停車場有幾面「石港詩帆」,是將清朝時代文人詠嘆烏石港的詩句以船帆造型呈現出來,非常特別。
為了躲雨,迅速進入博物館,博物館本來須抽號碼牌控制進場人數,可能因雨作罷。免費進入大廳內,排隊人潮很多,便先欣賞「手創蘭陽」特展。
「手創蘭陽」特展內有許多具巧思的家具或文具設計,有些看起來相當熟悉,因為是在復古中求創新,我彷彿看到許多小時候看過的家具。
而以稻草編織的「鳥類餵食器」,讓剛從肯亞回國的我,想到一個個掛在樹上的織布鳥的鳥窩。如果我有一個庭園,我也想要也一個鳥窩造型的「故事巢」。
因為時間尚足夠,我們決定去排隊看常設展。常設展的動線設計是讓遊客先到最高樓層,在一層層往下走。排隊時抬頭仰望,有一個空中走道橫艮其中,可以看到在上面行走的人的腳丫子。
常設展主要有三個主題——「山層」、「平原層」、「海」,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民眾廣大的想像空間。「山層」有各種動植物簡介。
在「平原層」裡面,我看到最近很有名的乞丐人像。這裡有蘭陽的各種生活習俗、宗教節慶活動等的介紹。
而宜蘭靠海,因此海洋也是許多居民賴以維生的場所。「海層」有漁船、魚類等介紹。
蘭陽博物館正式開放的時間定為2010年10月16日,因此兒童探索館尚未完成。其實,外甥女似乎也玩的很高興,下次有兒童探索館,對她來說應該會更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