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013(六)~7/7/2013(日)
十一年前初訪捷克,正逢歐洲淹大水。走到查理士橋(Charles Bridge, Karlův most)岸邊,知道封橋,只能望橋興嘆。
因此,對查理士橋的印象只停留在橋邊的紀念品店。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用繩子控制的木偶的喜悅,因此買了一個小丑回家。還有滿櫥窗的俄羅斯娃娃,也讓我感覺很新奇。因為認為「俄羅斯」娃娃就是要到俄羅斯購買,因此沒下手。後來旅行俄羅斯時就買了好幾組。
七月六日這天從舊城廣場走到查理士橋,我一直試著回憶2002年走過的小巷,但是記憶並不深刻。當時攜帶的仍是傳統相機,因此照的照片並不多。印象中的紀念品店所在地幾乎都成為餐廳,而且所有的木偶製品設計都已經非常現代,再也看不到小丑,甚至連要找到小木偶也很困難。
走到橋頭,不免停下來仰望一下建於1380年的哥德式舊城橋塔。
在河岸有原為自來水廠的史麥塔納博物館(Smetana Museum)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捷克作曲家Bedřich Smetana。牆面的灰泥畫精美無比,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要照到查理士橋和布拉格城堡,有一個好地點就是在Charles Bridge Museum跟St Francis' of Assisi Church前面的小廣場。St Francis' of Assisi Church內據說有展出2002年淹大水的照片,忘記進去看。
查理士橋完成於西元1400年左右,可容四輛馬車並行通過。六百年來儘管經過不少水災災情,至今仍屹立不搖。建橋完成後只簡稱為石橋,十九世紀後才改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為行人徒步區。
走上查理士橋,一定會被橋上的雕像和各種小販所吸引。目前的雕像多為複製品,原雕像已經移到博物館收藏。
最受歡迎的雕像當然是布拉格的守護神 - St. John Nepomuk,只見大家把銅像下方的兩處都摸亮了!
另外一個不可錯過的是耶穌受難像,耶穌被高高釘在十字架上,為大家承擔痛苦。
而靠近小區部分的河岸上,也孤零零站了一座雕像。他是誰呢?書上都沒有介紹。
除了雕像之外,橋上排滿了各種小販,販售各式各樣的紀念品,也是查理士橋吸引人之處。
還有許多街頭畫家,大方展示他們的畫作。一旦有「羔羊」上門,立刻會成為圍觀對象,大家都拭目以待,看看街頭畫家發揮何種功力完成肖像。
橋上當然也不乏街頭藝人,往往吸引眾人圍觀,欣賞精湛的演出。
查理士橋的盡頭有兩座橋塔,分別是小區橋塔和猶滴橋塔,也都非常漂亮。
七月六日這天早上我們在九點以前就抵達查理士橋,橋上行人稀疏,因此我們可以恣意行走照相。
等到下午從布拉格城堡回來時,橋上已經人聲雜沓,熱鬧不已了。我在18:00時從小區往回走,正好躬逢似乎是樂手在兩座橋塔之間的牆垛上演奏的盛況。這是每天例行的行程嗎?我不知道。只見他們吹著大小喇叭,一曲完畢,大家用力鼓掌,他們便又吹了一首。
七月七日晚上,我們很勤奮的去拍了夜景。布拉格的緯度較高,夏天要21:30才天黑,因此很晚才出門。我們沿著舊城廣場,走到查理士橋上了橋,再往回走。夜晚橋上依然有許多人在散步,欣賞查理士橋和布拉格城堡的迷人夜景。在燈光的照耀下,布拉格的中世紀風情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