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地方啊!」
我們三人盤腿坐在真如堂的榻榻米上,望著「涅槃の庭」,不約而同的發出了讚嘆聲。真想一直坐在那裡!
我們從哲學之道的岔路(法然院前面那一條)往西走,穿過哲學之道與大馬路白川通,再向一位老婆婆問路,走上一條人煙稀少的「產業道路」,再爬上許多階的階梯,從後門進入真如堂。
真如堂正確的名稱是「鈴聲山真正極樂寺(れいしょうざん しんしょう ごくらくじ,Reishozan Shinsho Gokuraku-ji)」,真如堂是本堂的名稱。西元984年,從比叡山常行堂移來阿彌陀如來像(うなずきの阿弥陀)後,創建了這座寺院,是平安時代初期開辦的天台宗佛寺。主尊阿彌陀如來佛像是京都六阿彌陀佛之一,每年僅在11月15日公開。
一踏入綠楓蔥蔥的後院,心中並沒有什麼特殊感覺。繞過本堂到達前庭,看到三重塔,再走向小小的山門(這裡才是正門入口)。這裡是秋天賞楓名所,從別人的部落格中看到許多楓紅地毯的照片,我卻只看到綠蔭成林。
踏入本堂,花¥500進入大殿。哇!竟然有英文解說資訊耶!只不過在日本看英文真的很累,光看到Reishozan Shinsho Gokuraku-ji,不但讓我滿頭霧水,也覺得昏昏欲睡。雖然看不懂日文,但是可以從日文版中的漢字猜出一些端倪。
本堂中有一幅「安倍晴明甦生像」,據說陰陽師安倍晴明曾一度病危,於是向閻羅王要求延長壽命,延壽為85歲。我並沒有注意到那張畫,只覺得殿內非常肅靜,工作人員幫我們指引方向,讓我們從後方的「榻榻米迴廊」走向庭園。
走在迴廊上,心中的欣喜越來越多!寧靜的庭園、簡單的手洗池,開始吸引我的注意。進入室內後,「鶴の間」、「鳳の間」拉門上的鶴與孔雀栩栩如生,大片留白讓人心情都沉澱下來了。「四季殿」的春夏秋冬風情,也以簡單的山水與花呈現在拉門上。
參觀庭園的人只有小貓兩三隻,一位歐吉桑志工迎面而來,知到我們是台灣人之後,立刻改用簡單的英語單字和句子跟我們說話。他帶我們到「涅槃の庭」之前,我發出驚嘆聲「哇……」,覺得連清水寺都被比下去了。
我們就在涅槃の庭前呆坐許久,除了欣賞美景之外,也需要休息。涅槃の庭是以涅槃圖為藍圖、借景比叡山、東山三十六峰的枯山水庭園。一些日文的部落格中有介紹哪一顆石頭代表什麼,我看不懂日文,因此無法理解。這個庭園並不像其他枯山水庭園有一大片白砂,而是有許多石頭、樹木和草地,而且是圍繞著建築物。遠方一大排高山應該就是東山三十六峰,歐吉桑告訴我們山頭上可以看到「大文字五山送火」的「大」字,我們抬頭一看,果然非常明顯!S的相機可以將遠景拉得非常近,我們因此清楚看到那裡有許多遊客。
終於不得不離開了,歐吉桑卻又帶我們到另一處,往庭園一看,原來櫻花花瓣掉落滿地,變成一片粉紅色的地毯!我們一再向他道謝,才依依不捨離開。
由於涅槃の庭的寧靜,部分加上歐吉桑的熱心,讓真如堂成為我的京都行中最美、印象最真深刻的景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