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敖包是薩滿教對於騰格里(天)崇拜的習俗,跟西藏的嘛尼堆的意思相同。在重要的道路路口、山口、寺廟、湖泊旁,用石塊堆成的石堆,作為祈福的與地標的作用。

翟山紀念碑 (15).JPG  

蒙古人路過敖包時,需下馬或下車順時鐘繞行三圈禮敬諸神,再丟進一塊石頭,以求平安。有人還會在石縫中塞錢,留給其他窮困的過路人或僧侶取用。

喇嘛苦修洞 (12).JPG

喇嘛苦修洞 (15).JPG  

早期成吉思汗時代疆域遼闊,用石堆做為路標及界標。藏傳佛教東傳後,敖包被黃教吸收發展出佛教上的意義,並設立「敖包節」假日。

現敖包上通常插有旗子,繫佛教經幡或是犛牛尾,最常見的是掛著哈達(藍白色的綢巾)。敖包附近不可便溺、魚獵、伐木。

 

 

哈達:

哈達(хадаг, hă dá)是用長形絹布製成的禮敬法器。長短不一,一般為2~4尺。大都為白色,象徵純潔的意思。也有藍色、黃色等不同種類顏色。蒙古人崇敬藍天,所以多用藍色的哈達。

雞雞山 (2).jpg  

傳統上,獻哈達是藏傳佛教寺廟以及藏族人民的一種普遍而崇高的禮節。在現代藏族地區禮賓交往中,哈達已經是一種表示敬意的吉祥之物。

獻哈達時,獻者必須手捧哈達,將雙疊楞邊對著客人。對有名望的活佛獻哈達時,必須彎腰、低頭至90度,雙手捧哈達過頭頂,獻於活佛座前。對長輩或一般活佛獻哈達,彎腰、低頭雙手捧哈達過頭頂。

對平輩,只要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手腕即可。對下輩或下屬,可以將哈達搭在肩上。

在回敬時,可以奉還一哈達或將原哈達回敬對方。

記得我去中國大陸走「絲綢之路」時,一到新疆進入旅館,也有獻哈達的儀式。當時把那一條哈達拿回來做紀念,現在應該還在家中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Mongolia obo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