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日期:11/3/2012(六)~11/4/2012(日)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 http://59.125.240.251/ 或 www.bunun.org.tw
布農部落格 http://www.bununblog.org.tw/
這一趟到花東來主要是認識布農族。布農族是高山族,以打獵維生。獵到動物後保存不易,因此和鄰居分享。而「布農部落休閒農場」便是白光勝牧師和妻子李麗雪抱持著回鄉服務、讓族人透過分享與分擔方式自給自足而設立的。
11/3欣賞完「池上秋收2012稻穗音樂季 -優人神鼓」的表演之後,來到延平鄕的「布農部落休閒農場」時,已經天黑了。
在遊覽車上,馬老師已經請大家自我介紹,然後告知房號了。一到園區,工作人員上車發鑰匙和餐券,說明注意事項之後,我們差不多就是進房放下行李,就得到部落餐廳用晚餐了。
我和Angela的房間位於A區,離大門最近。房間外牆壁以板岩堆成,放了人像椅背木椅和石桌,很有原住民特色。房間很簡單,鞋架、兩張床、梳妝臺、衣櫥和電視、電冰箱,牆上掛了一幅編織作品。
隔天早上我們在早餐前先去逛了園區,時間不是很充裕,只有隨意走了一下。A區前方有一座小庭園,花木扶疏,感覺很舒服。
大門口有許多木雕及利用原木形狀作成的裝飾品,菱形圖案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原住民的區域。
藝術工作室內和園區有許多木雕作品,看起來非常質樸。
在這裡有一些體驗活動如射箭和製作皮雕等可以參加。
而凡是這裡園區的清潔、住宿區的整理、餐廳的生意、咖啡廳的營運等,都由住在園區內的居民共同負責,這真是獨特的運作方式。
前往餐廳的途中有水池,只可惜沒時間走上小橋。
晚餐有一些傳統布農餐食,食材皆取自當地生產之農產品。比較特別的是像粽子的sabu-sabu。
隔天的早餐供應簡單的中西式早餐,我為了試吃洛神醬、梅子醬和橄欖醬,還特地烤了好幾片吐司。
有一點遺憾的是因為行程時間的安排,沒有時間逛禮品店。
下午我們欣賞園區的布農部落表演,終於現場聽到久仰的「布農八部合音」。表演者圍成圓圈,雙手互相交叉置於背後,將年紀較小的幾位小朋友和一串粟圍在圈內。只感覺悠揚的歌聲回蕩舞台,令人不禁想像在播種前大家誠心祈禱豐收的畫面。
報戰功是布農族特有,因為重分享,在報戰功時要大聲唱出這一年來獵了多少獵物,並不是誇耀,而是讓大家知道個人為族群做了什麼貢獻。
除了八部合音之外,尚有歌曲演唱和不同族群的原住民舞蹈表演,內容都非常精采。
最巧的是,我竟然在那裡遇到以前的同事,她和家人一同出遊,也住宿在那裡。大家都覺得:世界真小啊。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的獨特運作方式,讓我了解到不同族群的生活傳統,及白光勝牧師為維持傳統和維護尊嚴所作的努力,希望這種運作方式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