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11(六)
拜占庭教堂(the Church)
劇院上方右邊有一個小小的拜占庭教堂牆面,牆上仍殘留一些馬賽克鑲嵌畫。若非解說排上有馬賽可圖案的「清晰版」與文字說明,我實在無法認出圖案是山豬和噴泉。
教堂殘跡旁有一口古井。
私人豪宅The Triconch Palace
The Triconch Palace為私人住宅,以傳統羅馬方式建成 – 房間圍繞著中庭,設有噴泉來保持涼爽。西元400年後擴建東翼,有三面像扇貝的牆面的餐廳就是當時所建。
當時此豪宅有一道水門,可以從Vivari Channel坐船直接抵達別墅。可惜後來因為水位上升而棄置。
而現在完全只剩斷垣殘壁,所有的牆面都不見了,更別提在西元400年當時一定是富麗堂皇的建築。
雖說當時因為水位上升而被棄置,我在現場時倒沒有任何感覺。望著廢墟,即是蔚藍的海景就在眼前,滄海桑田之感仍令人不勝唏噓。
洗禮堂、浸禮池(the Baptistery)
位於Butrint的西元六世紀洗禮堂(the Baptistery)是除了伊斯坦堡的Hagia Sophia外,在亞德里亞海東岸最大的一間洗禮堂。洗禮堂於1928年被發現。
洗禮堂中間的聖水盆(font)和後方拱形的噴泉值得參觀,洗禮堂是根據洗禮禮拜式而設計,將噴泉放在遠方象徵生命永恆。洗禮堂的水是用火炕供暖系統(hypocaust)加熱,在噴泉右方仍可看到部分管線,水經由地板下方導入聖水盆中。同心圓狀的柱子是在1930年代重新立起。
洗禮堂地板上的馬賽克拼畫描繪象徵基督教救世相關的主題,有土地(動物)、空氣(鳥)和水(魚)等。目前地板覆砂保護中,但是在Butrint Museum中可以看到照片。
入口處瓶中的葡萄藤蔓上,有兩隻孔雀。孔雀象徵天堂與永恆,瓶子象徵聖餐(eucharist),葡萄則象徵耶穌的血。
建於西元一世紀的一座塔
在洗禮堂上方左側,偏離步道小徑外,有一片銘刻牆面,是西元一世紀時建成的一座塔。牆面的石塊取材自更早的建築物,真正用途無法得知,因為在1981年時考古機構將塔拆除了。牆上的銘刻是古文件,紀錄當時如解放奴隸等事。像這種重複使用石塊的情形在歷史上非常普遍,在劇場西邊下方座椅也可看到這種銘刻石塊。
因為……殘壁實在太多了,無法分辨是哪一片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