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007(星期五)11:45~12:10
塞烏拉沙利戶外博物館(Seurassaren Ulkomuseo, The Seurasaari Open-Air Museum)
休業時間:9/16~5/14
http://www.nba.fi/en/seurasaari_openairmuseum
塞烏拉沙利戶外博物館位於赫爾辛基西邊的伴侶島(Seurasaaren),距離赫爾辛基市區只有數公里遠,1909年由Axel Olai Heikel教授設立,是個美麗的國家公園,也是個露天博物館,終年遊客不斷。島上密布著17世紀後半至20世紀初所建造的87棟古建築,忠實呈現當時農家的古樸生活,在此可以看到傳統的文化和以前的生活樣式
島上有建於1685年的古教堂、芬蘭古農場及佃農戶、18世紀末莊園宅第及牧師館,和19世紀中的鄉下雜貨店。建築物中仍擺放家具及生活用品,讓遊客彷彿回到古代芬蘭,和當時的居民一起生活。古芬蘭樸實無華,因氣候寒冷,栽種不易,居民伐木燒火取暖,利用原始的森林資源建造木屋、狩獵、採野莓野菇和豢養家畜維生。一般農家住宅一樓是家畜房舍,二樓才是起居室,和中國內地少數民族農家有異曲同工之處。
伴侶島有臨海的天然美景,森林綠地加上歷史古蹟,成為熱門旅遊點和芬蘭人的假日公園,每年有許多傳統節慶會在這裡舉行,芬蘭學校也常在此舉辦校外活動。海灣上天鵝、綠頭鴨、海鷗及各種水鳥、雁鴨群聚,好一幅人間美色。
因為The Seurasaari Open-Air Museum位於島上,得先走過長長的木橋。橋邊風光、Midsummer Pole與附近停留的野鴨、海鷗等就吸引我們駐足很久。而許多不知名的野花與野草,也讓我停下腳步。
The Seurasaari Open-Air Museum因為松鼠很多,又稱為松鼠島。我們一進到園區內,果然看到松鼠在林間奔跑。大家紛紛拿出東西出來餵它們並照相。
戶外博物館展示許多芬蘭各地的農舍、教堂等。每一棟房子前面都插一個解說牌,說明用途與來自芬蘭何處。有一些年輕小姐(包含門口的售票員),則穿著傳統服飾,在屋子前作女紅或和遊客照相。
有許多農舍就是希提屋的樣子。而木製教堂的精巧,也很讓人佩服。許多家用器具,都是用木頭製成或鑿成。看著斑駁的器具,真佩服古代人生活在「不方便」的年代。
這個博物館的網站其實對每一棟建築都有標示與介紹,再加上我們是有時間限制的參觀,無法細細品嚐。有興趣的話再上網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