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去烏茲別克,坐了國內航線飛機、高鐵、夜鋪火車、共乘計程車、小巴和纜車,沒坐到巴士。
計程車/私人轎車數量頗多,據說有90%的人都是開Chevrolet汽車(是GM和烏茲別克合作生產) ,大部分是瓦斯車。
加氣站:
汽車加氣時,乘客要先下車,自行走到到出口處。出口處通常有棚子和座位,供乘客等候。等候區旁通常有廁所和飲料販賣處。加氣時車主/司機也要下車。
加完氣後,車主/司機將車子開出來,乘客再坐上車。
有一兩次,我們的司機趕時間,隊伍又排的很長時,竟然從出口處開進去,讓我們直接在等候區下車。然後塞一點額外的錢給加氣站的工作人員,優先加油。
透明車窗:
根據塔什干的嚮導告訴我們:因為怕汽車內躲恐怖份子,禁止貼隔熱紙。
大部分車輛的後方擋風玻璃上會加一層黑網遮陽。正前方擋風玻璃與旁邊的窗戶,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窗外景色,陽光也毫不留情地直射進來。
夏天真的很熱啊,加上我們又遇到熱浪。坐那麼多趟車,只有一位司機備有台灣常見的折疊式遮陽板(可以旋轉收起來那一種),另一位司機有中型浴巾借我們夾在車窗上。
大家的遮陽招式很多,我看過老外男士直接將T恤夾在車窗上,上半身打赤膊。
我也曾將帽子借給窗旁的女士,夾在車窗上擋強光。
我們都帶了迪卡儂的吸水快乾中型毛巾,後來我們就知道坐車時要將它放在背包內,方便拿出來夾在窗戶上。
怕曬太陽的人可以自備擋陽光的布,夾在車窗上(但是這樣風就吹不進去了)。一般洗臉毛巾長度夠長,但是太窄,至少寬度要兩倍才夠。
計程車內接手機的線材
每個司機車上都有很多線材 - 充電、接手機播歌等。因此,旅伴常常要求司機播她手機中的輕快歌曲炒熱氣氛。
而烏茲別克的一些道路設計,讓我覺得很有趣。
迴轉道:
有許多道路,即使是兩條大馬路的交叉路口,烏茲別克並沒有將其設計成十字路口並加上紅綠燈,而是將其中一條保留為直行道路(有時馬路中間會有柵欄,車輛才不會直直衝過去),與其垂直的那一條馬路的車輛一律右轉,向前直行一段距離後才迴轉。
而且大家很守規矩,直行車會避開最內側的迴轉車道。
這在車輛不多的地方,似乎是一種不錯的設計。
行人穿越道:
在烏茲別克,過馬路要非常勇敢:沒車時就直直走過去。
而大馬路中間通常有柵欄或水泥隔離墩,會留一個小洞,插上「行人通行」的標誌。要過馬路時,要找到這個標誌在哪裡,從那邊穿越。
有破洞的柵欄,就鑽過去。
身高夠高、翻牆能力好的話,當然也可以從任何地點過馬路,只要自己可以翻越柵欄。
機場與火車站的安檢
機關重重啊!
在機場或火車站外圍,會先有一個檢查哨。需要檢查護照和機票或火車票,才能進入。
走出機場或或車站也一樣,有一道欄杆圍在外面。接機的人、攬客的計程車都會站在那邊等候。
到了建築物前方,一進門就是行李安檢處,所有行李都要照X光。
如果是坐飛機,當然就是依正常程序去櫃檯報到、掛行李。
火車站通常會有一個人坐在大廳內,要拿車票去給他蓋章。然後就可以坐在候車處等候。
因此,坐火車時,也是要提前去火車站報到。通常會要乘客一個小時前去報到,因為做事效率不高,如果剛好很多人要坐車,安檢程序就要排很久。
我們是淡季到訪,因此就可以不必那麼早過去。
我們也不知道火車或高鐵長甚麼樣子,幾點進站。因此,只要有火車進站,我們就趕快拿著車票跑到蓋章的人面前,他就會點頭或搖頭。
火車或高鐵
一上車,車票就會被列車長收走。
到站前,列車長會過來發還車票,這應該也是提醒乘客要準備下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