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14年12月6日(六)
我們將汽車停在馬家堡的停車場,一旁的大羅蘭溪已經經過整治,呈現階梯狀態。河裡面據說有很多苦花魚,但是當天大部分的苦花魚很顯然尚未睡醒,因此沒看到幾隻。
我們沿著濱溪步道往前走,導遊一邊介紹路邊的植物與功用,一邊介紹泰雅族的習俗,因此前進的很緩慢。
不久我們就踏上古圳步道,也看到一旁的水圳。福山的水圳建於民國48年,應該算是很年輕吧,可能是原住民部落並非以農耕為生,後來才改變生活型態。
水圳看起來狀況非常不錯,水流尤其清澈。天氣稍冷,否則脫鞋泡腳一定很舒服。
水圳步道依山傍水,當天天氣晴朗,艷陽高照,走在步道上甚是愜意。
沿途植物豐富,我們品嘗了秋海棠的莖,將表皮剝掉,就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材料,酸酸的,澀澀的。味道很像小時候摘酢醬草的莖一樣。
而樹幹非常光滑的九芎,因為彈性佳,是泰雅族獵人製作陷阱打獵時的最佳輔具。
打獵,在山中過夜,對我們來說太陌生,太遙遠。對我而言,沿途中最美的風景,莫過於青楓的翅果飄落。
台灣的冬天並不寒冷,要讓楓葉變色,不是那麼容易。
沿途的青楓大部分仍是綠意盎然,已經成熟的種子,在清風吹襲下,迫不及待的落下。
單片翅膀讓它們像小螺旋槳一樣,旋轉,旋轉,旋轉。
落在何方?無從得知。可否順利落地生根?沒人知道。
看在我們的眼裡,盡是浪漫。
首腦撿了一堆翅果,打算回家種。希望她成功,青楓小盆栽一定非常美。
在觀景平台,也讓我第一次看到青剛櫟!
每每在書中讀到台灣中海拔有青剛櫟,當天因為在觀景平台地上撿到小果實,終於第一次目睹植株。我在地上尋尋覓覓許久,終於找到兩顆果實可以帶回家當紀念。
古圳步道連接賞蝶步道,走到蝴蝶翅膀形狀的賞蝶平台,三面環山,我們坐下來休息。
綠色的山,藍藍的天,天氣真的很棒。
因為是冬天,沒看到任何蝴蝶,因此只能聽導遊回味小時候滿山滿谷都是鳳蝶的景象。當時小朋友抓鳳蝶賣給商人賺外快,是一筆小小的收入。
無緣看到鳳蝶,只在回程看到一隻超級美的毛毛蟲!
回程還有另一項大禮 - 山壁上的兩條蛇,有一公尺長喔。
往回走到馬路上,跑馬拉松的選手們一個接一個跑過來,我們大聲幫他們加油,對他們說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