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放假,我很乖的在家裡大掃除,心中則一直在盤算何時上台北參觀花博。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可是園藝界的盛事,我怎麼可以錯過?再加上去年四月時,就已經買了好幾張預售票了,如果寒假不去,難道還要等到開學之後嗎?
終於敲定在2/7上去。人算不如天算,那一天高鐵已經沒座位了,只好坐巴士上去。原本打算2/7看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高更畫展,只好併入花博行程之中。
2/8天氣晴朗,我帶著外甥於九點多抵達圓山捷運站,看到人山人海的場面,立刻嚇到了。於是轉往美術公園區參觀。
美術公園區的G3出入口附近是寰宇庭園區,有各國的一種代表性庭園景觀。
智利幻想曲(32號庭園):描繪出智利雄偉的阿塔卡瑪沙漠及燦爛的湖泊和河流。但是這好像不是我對智利的第一印象:安地斯山脈。
不丹幸福庭園(31號庭園)以「藥師佛」作為主題設計,讓人們體悟:幸福來自於自覺的心靈,並祈求安康長壽的幸福人生。
日本「龍之庭~鯉躍龍門」(33號庭園):是用日本傳統的造園技術來創作景觀藝術,以表達「禪」世界的精神空間。我們當然也去鑽了長長的竹隧道
日本遠州之庭-白砂青松(30號庭園):這一坐小巧的枯山水,坐落在百花爭艷的園區,變成了裝飾。
美國「自然與人文生活的融合」(28、29號庭園):走過木橋,可以看到站在水中的麋鹿。
美國夏威夷的熱帶天堂(10號庭園):看到那幾個亮麗的字母和火鶴,不禁想說聲:aloha!
印尼「環保的峇里風庭園」(27號庭園):雖然我沒去過峇里島,但是這種風格就像是熱帶島嶼度假村。
泰國綺麗庭園中的祥和(25、26號庭園):在此庭園內的菩薩和大象,已和泰國的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精緻的皇家駁船,應該是國王在進行宗教儀式時使用的吧!
加拿大EXPONICS:以超越極限的園林藝術與科技拯救都市叢林(23號庭園):遠遠就看到那兩條大魚,我一開始猜是北歐的國家,沒想到竟是加拿大和鮭魚!此展區全由無土栽培植物做裝飾—其中部分甚至無須陽光就能成長。這讓我想到NASA的實驗。
越南庭園(23號庭園)的鄉村風景類似臺灣,婦女穿著在臺灣也偶而可見。
希臘庭園:一條綻放到新視界的河流(12、13、14號庭園):藍白地中海風情與神廟,是愛好旅遊的人熟知的場景。
南韓大長今庭院(15號庭園):院中的長今與閔正浩,我很熟悉。
中華民國知「竹」常樂 ─ 台灣園(15號庭園):穿過竹編通道與穀倉,來到有小水滴在散步的水池,適合坐下來休息一下。
西班牙紀錄的蛹(20、21號庭園):完全看不出西班牙味道在哪裡,對我來說太抽象了。
阿曼王國的瑰麗阿曼(22號庭園):有中東城堡風情,但是城堡內令人失望。
香港-亞洲國際都會(8號庭園):海洋公園飛躍的海豚,勾起我的旅遊回憶。
帛琉珊瑚花園(7號庭園):海洋風讓人不難理解為她是度假勝地,而「巨人蚌」(又稱硨渠貝)是帛琉諸多神話發想的起源,與帛琉人的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
匈牙利傳統庭園(6號庭園):雖然我認識一位匈牙利魔術師,但是對匈牙利文化和庭園毫無概念。庭園中的羊非常可愛。
菲律賓馬尼拉圍城- Intramuros(3號庭園):這一棟教堂室的建築,有讓我猜錯國家。但是一看到菲律賓時,立刻了解是該國受西班牙統治的影響。
馬來西亞生活庭園(4號庭園):展現出熱帶風情。
荷蘭花園:綠色城市.品質生活(17、18、19號庭園):數得盡的鬱金香背後,是一片數不盡的鬱金香花田……被大家所批評。想也知道,如果要種一片數不盡的鬱金香花田,那就辦荷蘭展就好了嘛。
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庭園(16號庭園):雖然這個庭院精心選擇適應台灣亞熱帶生存的品種來呈現英式混搭種植的綠籬,但是中間那麼現代感的水池,也讓我猜不出來是哪一個國家。英國庭園,不是應該很自然嗎?
花之隧道 ( 美術公園 - 新生公園 - 大佳河濱公園 ):花之隧道是連接3大公園區的重要步道,代表串連、展現、休閒的精神。
光是逛這些庭園,腳就開始痠了。但是,還有三個園區呢!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