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010星期一~7/14/2010星期三

Hippopotamus河馬:從前對河馬的印象是「可愛」,到過肯亞之後改變了。

Hippopotamus (1).JPG

Hippopotamus (2).JPG

Hippopotamus (3).JPG

Hippopotamus (4).JPG      

Impala飛羚、高角羚,黑斑羚:在腹部邊邊有個小黑點,是辨識最好的方式。美國人叫Impala「麥當勞」,因為屁股的花紋看來就是一個大大的M。通常飛羚都是一隻公羚帶著一大群母羚,其他的公羚若沒有自己的母羚群,就只能自己一隻 或跟其他落單的公羚組成單身團體。成年公羚通常也會設法把擁有母羚群的公羚趕走,然後單身團裡的公羚打架決定由誰取而代之。剛出生的公羚通常都會跟在媽媽身邊,但他們長大會也會被趕離原本的團體。

Impala (1).JPG

Impala (2).JPG

Impala (3).JPG

Lion獅子:喜歡晚上出來打獵,巡視領土(約50至400平方公里),或是花時間跟雌獅子們嬉戲。辛巴(Simba),是史瓦希里語的「獅子」。在獅群裡,通常由母獅子進行獵捕,捕到動物之後,由公獅子先吃,然後輪到母獅子們,最後才是小獅子。一天要睡20個小時之久。即大吃一頓後可以飽六天,一個星期才捕獵一次食物就可以了。

        Lion (5).JPG

        Lion (10).JPG

        Lion (14).JPG

        Lion (15).JPG

        Lion (17).JPG   

        該用飛柔洗髮精了!

        Lion (4).JPG

        其實,很精瘦呢!可以看到肋骨。

 Lion (3).JPG

Nile Crocodile尼羅河鱷:不仔細看,不會發現牠們在河岸上。

Nile Crocodile (1).JPG

Nile Crocodile (2).JPG       

Ostrich鴕鳥:鴕鳥一點也不膽小,他們其實是不會把頭埋在沙子裡的,只是在吞小石子幫助消化罷了。通常成對出現。

       Ostrich.JPG

Topi黑面狷羚:臉上有一片黑色的,就像黥面一樣,在肩膀及屁股的地方也有黑色的區塊。成群出現,領導者常常會站在較高處。

 Topi (1).JPG

Topi (2).JPG 

Topi (3).JPG 

Topi (5).JPG    

Vultures禿鷲:是非洲草原上很重要的動物,牠們負責清潔方面的工作,以避免腐壞的有機物造成細菌傳播,而危害所有草原上的住民。禿鷲們會在肉食動物享受完美食後,盡責的進行善後工作。

 Vulture (1).JPG

Vulture.JPG

Warthog疣豬:獅子王中的澎澎。

Warthog (1).JPG

Warthog.JPG     

Wildebeast牛羚:又叫做角馬。Masai Mara的大事是每年7~10月的動物大遷移,牛羚會渡過馬拉河遷徙至坦尚尼亞的Serengeti。當地的馬塞人不會獵捕牛羚當食物,因為傳說上帝造萬物之時,將牛羚造得太醜,是失敗的作品。馬塞人覺得牛羚實在是太醜了,不屑去吃牠,所以才得以繁衍成如此龐大的數量。牛羚有像羊一樣的長臉,後半身像牛一樣精悍,前半身卻又有鬍子又有鬃毛,背上的鬃毛稀稀落落,肋骨上還有幾道黑花紋,看起來真不討喜。

Wildebeast (4).JPG

Wildebeast (5).JPG

Common  Zebra普通斑馬:數量實在太多了,但是愈看愈可愛。

 Zebra (9).JPG

Zebra (10).JPG   

我最喜歡的斑馬抓癢照,超級可愛!

 Zebra (7).jpg

Zebra (5).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Kenya Animal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 的頭像
    Amy

    World of Amy Li at Pixnet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