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2011(六)
尹伸貝清真寺(Mosque of Et’hem Bay, Et'hem Bey Mosque, Xhamia e Et'hem Beut)
http://en.wikipedia.org/wiki/Et%27hem_Bey_Mosque
http://www.inyourpocket.com/albania/tirana/sightseeing/Ottoman-Tirana/Ethem-Bey-Mosque_2514v
地址:Skanderbeg Square
開放時間:10:00~中午,每日非禱告時間
在Skanderbeg Square的雕像對面,是Tirana市中少數的古老建築 --尹伸貝清真寺(Mosque of Et’hem Bay),為Molla Bey於1789年開始建造;他的兒子,就是蘇萊曼帕夏(Sulejman Pasha)的曾孫Ethem Pasha於1823年完成。清真寺的拜塔曾在解放戰爭中被破壞,旋即修復。因為清真寺的地位崇高,讓它在1960年代末期的無神論時期免於被破壞。
清真寺於共產時代關閉,但是1991年時,有10,000位信徒在當局沒有授權允許之下進入朝拜,警察也沒有加以干預。此舉成為阿爾巴尼亞宗教重生之里程碑。
站在室外,光是看清真寺的外牆就已經覺得很美了。雖然不是雕梁,但稱得上是畫棟。牆壁上方畫滿了花草圖案,看起來很典雅。
底樓外有幾幾個拱形圍牆,和內牆之間排滿了「和式鋪面」,只留一個通道可以進門。和式鋪面上滿了地毯,可能是要讓祈禱的人跪坐在上方。
問了守門人是否可以進入參觀,「可以」,而且還拿了透明紗巾要我們包住頭髮。一進入清真寺,守門人也跟著我們進去,指指樓梯要我們上二樓。我們於是爬上陡峭的階梯,上了二樓。
二樓果然也是婦女祈禱處,就像Berati的King Mosque一樣。從樓上往下視野非常清楚。
清真寺內部空間並不大,但是裡面有一些保存良好的濕壁畫(Frescoes)及畫作,畫作描繪花草、房屋、樹木、瀑布與橋樑,是伊斯蘭藝術中少見的題材,因為圖案繁複,令人眼花撩亂。
我們抓著一直下滑的紗巾,在那裡玩自拍的遊戲。因為底樓有人正在祈禱,所以我們應該不能進入底樓。
參觀完之後,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捐獻。
在Tirana的那幾天,因為一直穿過Skanderbeg Square,有一天晚上就碰巧在祈禱時間經過Mosque of Et’hem Bay。只見清真寺內部都是人,還有人因為匆匆趕到,只好站在門外,聽著擴音器進行禮拜儀式。我們雖然聽不懂擴音器傳出的吟唱,但仍可感受到莊嚴寧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