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洛比(Nairobi)是肯亞的首都,非洲東部的入口,面積426平方公里,位於海拔1,700公尺高原,年均溫20℃,氣候涼爽,距肯亞第一大港蒙巴薩(Mombasa)約480公里。Nairobi在馬賽語是「冰涼的水Cold Water」的意思。
十九世紀末,英國要建造從肯亞Mombasa到烏干達Kampala的East African Railway時,Nairobi成為鐵路系統重要的樞紐中心。1899年軍需品運輸終站甚至從當時的烏干達變更至Nairobi。
1963年肯亞宣布獨立,Nairobi自然成為肯亞的首都。現以製造業包括菸、加工食品、飲料等為主要工業,近年觀光也成為該市主要收入之一。
因為Nairobi初期為運輸中心,因此道路和鐵路等交通規劃相當完善。主要道路皆可通往蒙巴薩(Mombasa)、坦尚尼亞邊境的維多利亞湖(Victoria Lake)及烏干達。奈洛比國際機場(Jomo Keny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就位於城市的西南方15公里處。
奈洛比擁有約100萬人口,是個生動、有趣的世界性都市。
每年9-10月街上開滿淡紫色的紫卡蘭達花,使此城成為一片紫色世界,另美人蕉、九重葛、聖誕紅終年開放,7-9、12-2月為旅遊旺季。
這裡可吃到各國名菜,牛肉便宜,鱒魚、甘蔗酒是肯亞特產。
7/11/2010我們在Nairobi 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安定下之後,便前往奈洛比國家博物館(Nairobi National Museum),回程一路走下山,經過了歷史悠久的the Norfolk Hotel(現在是Fairmont the Norfolk)。只要看過白人(通常是英國人)早期開墾肯亞的書籍,例如錫卡的鳳凰木-非洲童年憶往(The Flame Tree of Thika – Memories of an African Childhood)和夢憶非洲(I Dreamed of Africa),一定會提到這一間Hotel。我興奮的站在Hotel前照相,回想當書中人物乘坐馬車進入蠻荒之前,在此下榻聊天,彼此交換訊息的情景。
接著經過University of Nairobi,一旁樹上有許多織布鳥的巢。
Nairobi市區中高樓林立,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抵達的第一天時間不太夠,還好回國前又在Nairobi待了幾天,才稍圍繞了一下市區。
市區交通網非常發達,我們從奈洛比國家博物館下山後要回旅館時,可能剛好是星期天黃昏,大家要趕回家。整個市區人山人海,路上擠滿了巴士和小巴。因為聽說市區治安不太好,常有搶案發生。而那天是剛抵達的第一天,我全部值錢的家當都背在身上,心中有一點不安。我詢問旅伴要不要叫計程車回去,她們都不作聲,我只好打消念頭。
在忐忑中終於走到Hilton Hotel對面,搭上#46公車回到Youth Hostel。但是Ksh30的車資,司機原本打算收我們一人Ksh150,真是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