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野馬

世界上曾有350多種野馬。14、15世紀時,歐洲不少地區仍可以見到野馬,但隨着自然環境的破壞、人類的捕殺,到了19世紀,野馬已經絕迹。

1879年,俄羅斯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上校在蒙古西部科布多郡發現蒙古野馬,即時引起轟動,而這種野馬亦被命名為普爾熱瓦爾斯基野馬。

由於野馬具有6千多年的進化史及馬最原始的基因,成為各國動物園及商人的目標,到了70年代,野馬亦在蒙古草原消失。為了令野馬可以再次回歸故鄉,1990年代蒙古與荷蘭保育團體合作,設立哈斯台國家公園,並從荷蘭動物園將野馬運回蒙古,經過10多年努力,野馬已完全回歸大自然,數目亦已回升至200多匹。

蒙古馬,蒙古人叫牠們Tahki,身形矮小,全身呈淺棕色,四肢短而粗,小腿與馬蹄間呈黑色,而且頸背上的鬃毛短而直立,據悉這正是野馬最大的特色。野馬毛色會隨天氣轉變,夏天為淺棕色,冬天則為深棕色。

Hustai NP (16).jpg

Hustai NP (17).jpg  

雖然較小,但是體力、耐力都是第一流,除可以每小時跑60公里外,更是耐寒耐熱,甚至3至4天不喝水都沒有問題。當年幫助成吉思汗東征西討、令蒙古大軍所向披靡、帝國版圖橫跨歐亞的一大功臣,就是這種馬。

蒙古野馬是群居動物,一個馬群由一隻公馬當家,帶領馬群中其它母馬(牠的妻妾)及小馬(牠的孩子)。小公馬長大後,會被驅離原生馬群。小公馬通常加入草原上其它公馬,共同組成「單身漢俱樂部」,一方面覓偶成家、一方面伺機找成年公馬單挑、挑戰其馬群老大地位。贏的一方就是新的馬群領袖,輸的一方就重回單身漢俱樂部,再找尋下一個挑戰目標。

 

 

蒙古馬Mongolian Horse

蒙古人素有「馬背民族」之稱。蒙古人與馬相伴一生,以馬代步,馬不僅是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蒙古文化的重要成分。蒙古馬一直處於半野生狀態,夏日可忍受酷暑蚊蟲,冬季能耐嚴寒。

蒙古馬分幾大系列,有烏珠穆沁馬、上都河馬、烏審馬、三河馬、科爾沁馬等等。科爾沁馬和三河馬高大駿美,在國內外賽馬會上常奪頭籌。烏審馬短小精幹,在戈壁沙地行走如飛,受荒漠草原牧民的喜愛。烏珠穆沁馬是較典型的蒙古馬,強壯抗病耐勞,善於長途奔跑,適宜作戰行軍。

蒙古馬體型矮小,類似歐洲的小馬(Pony),其貌不揚。肩高約123~136公分,頭短、頸粗、背直,四肢骨骼較粗,腿短而結實,前身長得低,後身充滿筋肉和彈力,足蹄大而且堅實。

蒙古馬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牠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揚蹄就能踢碎狐狼的腦袋;胸寬鬃長,皮厚毛粗,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

蒙古馬在蒙古軍隊中除了作為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要求。並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

母馬會膽怯,因此一般不能上戰場作戰。只有公馬(牡馬)與去勢馬(騸馬akta)才可以和蒙古勇士一起衝鋒陷陣。

馬匹經過訓練後的一種獨特的步法叫「走馬」,是騎者和坐騎之間的默契。有稟賦,懂得用這種步伐行走的馬匹,經得起長途跋涉。無論是人或馬,都較不易疲累。戰馬除了步伐可以配合騎者之外,也須懂得在需要安靜時不能嘶叫。

通常採用粗放式牧馬,馬群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覓食、繁殖。牧馬時春季要選擇避免風雪災害的草場,離河近。春末是產季,要用大衣或皮褥保護小馬不被凍死。

夏季需找離河不遠、潮濕且草高處。炎熱時馬喜歡站在水裡,全身溼透後再經日曬,毛色易失油性和光澤,因此牧人需在馬飲水完後將馬趕到有高草之處。夏季炎熱,蚊蟲多,馬在白天躲蚊蟲、避酷暑,所以主要在夜間吃草抓膘(牛馬腹部脂肪)。蒙古人常說「馬不食夜草不肥」。

秋季要找最好的草場以便抓膘。冬天來臨時,馬群必須在野外忍受寒冬。馬有刨雪能力,冬季只要找到好草場,馬群能吃到雪裡的牧草,牧人可融化冰雪供馬引用。

如今,蒙古馬無論在都市還是在牧區,都逐漸失去了生產生活、騎馭的作用,數量也迅速減少。然而,蒙古馬與蒙古人有難以割捨的深厚情感。有蒙古人的地方,蒙古馬是不會絕跡的。蒙古人意識到蒙古馬已越來越少,有識之士也開始建立各種有關蒙古馬的組織,研究蒙古馬、搶救蒙古馬的工作正在內蒙古草原上開展起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Mongolia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