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在草屯社區大學修了「旅行與文學」,期待能與愛好旅遊的同學互相交流與分享,並且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之下,在旅遊紀錄上有所長進。
第一次戶外教學選定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因為那裡是老師的故鄉,老師還出版了「故鄉情 – 重返古坑桂林村」一書介紹他的故鄉。有在地的文學家帶路,我捨棄了去日月潭騎腳踏車的活動,決定與班上同學一起出遊。
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早上,在大家的歡唱聲中,很快就抵達了古坑鄉桂林村。第一站是民國55年完工的「光山橋」。這一座吊橋已經被封起來,老師詢問鄉親之後,知道安全無虞,只要不踩到腐朽的木板即可,便率先走過橋,我們則在後面,小心翼翼的分批通過。
對岸是典型的農家風光,「桂林花飄香」的步道旁,嫩綠的落羽松列隊迎接我們。
走進農村中,仍有竹管厝參雜其中。我記得我小時後看到比較多的是土塊厝,土塊中是否有竹管支撐,已經沒有印象。但是看到這種房子,還是會讓我想起奶奶家的模樣。
要上「苦苓腳古道」,得先上一段好漢坡。老師特地在半途休息,讓大家喘口氣,順便回憶並解說一下苦苓腳的歷史。最為老師津津樂道的是:有一位豐腴的新娘乘轎出嫁,因為不忍轎夫抬著有份量的她爬上這麼陡的坡,便請轎夫放她下來,她自己走路,讓轎夫抬著空轎子。這麼體貼的新娘,家庭生活應該頗和樂吧!
下到苦苓腳,最醒目的是百年茄冬老樹。這棵估計已經有200年樹齡的老樹,胸徑有5公尺。茂密的樹冠,早已自成一生態天地:許多蕨類寄生在樹幹上,而鳥類來來去去,更讓樹梢生意盎然。
走過村莊,再訪另一棵百年無患子老樹。這棵無患子估計也有200年樹齡,胸徑有4.8公尺。樹幹大部分早已中空,但是堅強的生命力,仍然由外層木質部支撐著。因為不是結果季節,枝頭上及地上看不到果實。我對這種「看似沒有殼的龍眼果實」感到非常好奇,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無患子清潔產品,我還是很想自己試著搓出泡沫來用用看。
素人畫家邱順意先生的宅前,則有一棵高大的五葉松,讓整個環境添了不少滄勁之力。大家坐在樹下,品藏他為我們泡的茶,聽他和老師對談,說出附近一帶的歷史。邱先施的房子已經改建過,透出新意。但是我想他心中的桂林村,應該是和李老師一樣,充滿著舊式三合 院吧!
午餐在老師同學家的三合院中辦桌。這位同學據說家境富有,三合院的建材都是用牛車運來的。也因為家裡在外地的田產太多,有一次父親要他趕牛去犁田,他竟然犁完別人的田才發現弄錯了!
很不巧吃飯前下起了小雨,還好立刻停了,否則所有的菜餚全部都要變成「湯品」了。
午餐後,再到老師的另一位同學家喝咖啡,這位同學種了兩甲地的咖啡。為了我們的到來,他特地去借了一臺咖啡機來煮咖啡給我們喝。為了怕有人喝不習慣,當然也泡了茶,並準備了點心。
一位同學上國中的兒子,就站在咖啡機旁服務大家,因為長長的「咖啡杯隊伍」需要有人幫忙往前移動。另一為同學說咖啡豆也可以用煮的,因此我們也將沒有磨成粉的咖啡豆丟入水壺中,用熱水煮開。用這種方式煮出來的咖啡,顏色和味道都很淡,仍可以聞出咖啡香。只不過,奶精一加入之後,只嚐得出奶精味而已。
「好時節庭園博物館」是許在先生收集的台灣早期生活器具,很可惜的是缺乏規劃與管理,所有東西皆蒙灰,據說也遺失不少。
我看到許多小時後看過的東西,例如小學上珠算時老師用的教具 – 黃色大算盤。讓我回想起小學時那位胖胖的珠算老師一邊講課、一邊撥動算珠的模樣,甚至聯想到爸爸教我打算盤的情景。我一直沒有學會打算盤,因為心算不是更快嗎?我總是用心算算出答案之後,再去撥算珠,也因此我永遠都記不住口訣。
最後一站到斗六市的「天一青草行」喝青草茶,老闆當然也是老師的同學。一進入工廠,清香的青草味立刻迎面而來。老闆的兩道濃眉和和藹的笑容,讓大家都想起了郝柏村。我們喝了潤喉茶,消除一天的疲勞,讓這天的行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真難得有在地人帶我們去逛桂林村,而且遇見的人,都是老師的兒時同伴和同學;看到的景象,都是老師和許多人小時後對鄉村的印象。我想,不只是老師,大家也都進行了一趟懷舊之旅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