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次的建醮活動又到了。因為有許多親戚住在這些地方,每12年一次吃大拜拜的日子,除了是地方盛事之外,當然也是親戚大團員的日子。

這一次的建醮仍然是由草屯鎮南埔里和五個聯合里:土城里、北勢里、中原里、富寮里(隘寮庄)、御史里(5鄰)一起舉辦,從11/29日開始一連三天舉行祈安三獻清醮祭典。主祭壇原本都是設在南埔里靠農會倉庫這一邊,這一次可能是因為國道六號通車,改設在東草屯交流道旁的農地。

20101201建醮 

這項傳承多年的儀式起源於感念先賢開通龍泉圳,解決農民灌溉問題。龍泉圳由先賢黃春帆先生致力開發,附近的水利會土城工作站有詳細的介紹,我剛好在前一陣子有機會去參觀。當地居民為酬謝天地覆載之深恩,並悼慰開圳犧牲者亡魂及孤魂野鬼,於民國17年第1次辦理醮典,今年歲次庚寅年大建醮為第六次了。

12月1日則是普渡開香、吃大拜拜的日子。我和父母兵分兩路,分別到不同的親戚家走攤。一到伯父家,看到久違的堂妹,當然要彼此寒暄,然後跟著她和一群朋友去參觀祭壇。 

20101201建醮 (1)

20101201建醮 (2)    

我已經不記得是否看過祭壇,如果有的話,應該也是在小時候了。祭壇裝設得美輪美奐,上面當然有電動花燈,一旁的虎將其實應該都是帶上面具的豬祭品。祭壇對面有重達一千多斤的大豬公獻祭,而一旁的小豬公和制式化的祭品也不計其數,可以感受到民間信仰的力量之大。

20101201建醮 (3)

20101201建醮 (4)

20101201建醮 (5)

當然也有一些特別的祭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例如苦瓜鱷魚和各種造型的捏麵人麵偶,都讓大家稱讚不已。

20101201建醮 (10)

20101201建醮 (9)

20101201建醮 (7)

20101201建醮 (8)

 

再回到伯父家,筵席已經開始了。爸爸經不知道逛到哪位親戚家裡去了,我只好自己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吃。席間我回想起在台南工作時,也曾經到麻豆同事家吃拜拜、看燒王船。我在一位同事的帶領下,找到了住在那裡的每一位同事,每一戶都要停下來吃一點東西,每一位同事的熱情吆喝及感謝,讓我感受到鄉間人情的溫馨。這就是臺灣的拜拜文化!

當晚爸爸又帶著我去認親戚。許多關係較遠的親戚,平常幾乎都沒機會見面,趁這個時間再去哈拉一下。其實不要說關係較遠,我的堂哥、堂姐們的下一代,雖然在他們小時後都跟他們玩過,甚至帶過他們,現在長大了,我幾乎也都認不出來了。親戚關係和朋友關係一樣,是要多走動才能維持的。

吃飽喝足,我們帶著滿滿的記憶回家!席間許多長輩說:「下一次再建醮時,我應該已經在蘇州賣鴨蛋了。」不會的,建醮就是要幫大家祈福,大家一定都會長命百歲,活得建健康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